一歲一分鐘


幫助孩童們成長是一個連續和漫長的過程,教師必須在這個過程中掌握按齡施教的祕訣,更要按步就班地提供適當機會,讓他們在自由自主的氣氛中學習和成長。惟有願意忠心去教導,細心去了解和認識孩子們的教師,才能目睹並親嘗孩子們成長的喜樂。


可是主日學的教師們總愛抱怨孩童們不能寧靜安穩坐下來聽故事。其實孩童們的坐立不安,甚至喜歡在老師講聖經故事的時段中,以「舌頭」和「身體語言」來發表許許多多的意見,令老師灰心煩躁,雖然使出渾身解數,用盡各式各樣的教學技巧和課室管理秘方,仍是屢戰屢敗不知所措,以為自己不勝任,乾脆放下教職,另謀事奉崗位!


其實處境並非如教師想像中那麼惡劣,問題也不是這般嚴重,只因孩童的專注能力有限,一般一歲只有一分鐘,即是說一個三歲的幼童,只能集中注意聆聽老師講三分鐘的故事,一個十歲的兒童,也只能安坐十分鐘聽老師教導。老師只要了解孩童的成長特徵,對症下藥,在講故事的時段能按孩童「一歲一分鐘」的原則,精確地計算時間分配,使情節緊湊,內容簡潔適合孩童年齡經驗,以引起他們的「興趣」和「共鳴」,他們便會全神貫注,乖乖安坐聆聽了。


因齡施教的祕訣


率直好奇成長期(2-5)


這階段的孩童率直又敏銳,時常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他們喜歡聽成人說故事,他們對過去或將來的認識很有限,只知道自己現在的需要。因此,對他們來說,故事人物的感受,比一連串發生的事件更為重要,所以要時常集中於聖經故事中的真實人物。他們能明白到彼得的岳母病了,耶穌醫治了他(太八14-15);也認識到飢餓五餅二魚的神蹟是怎樣的一回事(太十五32)。他們會喜愛上帝所創造的美麗世界(創一1);也能體會耶穌對兒童的愛(可十13)


千萬不要拿日常生活中或故事中某一個特殊人物來恐嚇他們,就如「警察會來捉拿不聽話的小孩」,「牧師會把那些在教會裡亂跑的孩童趕出去」……等等,這樣會使孩童們對某些角色人物產生誤會。


故事成長期(5-8)


幼稚班到初小班的兒童最喜愛聽故事,他們已可以明白故事的情節,也知道每個故事都有開始、中段及結束。但若要直接以故事來教訓他們,則效果不大,因為這時期的兒童仍未具備反省及抽象的思維;最好讓他們與故事中的人物認同,然後自己作結論。雖然這年紀的孩童幾乎都能聽懂每個聖經故事,但要選擇一些他們的經驗所及,並能產生認同感的,才能幫助他們去感受和成長。例如大衛和哥利亞的故事,兒童經常集中於大衛的弦石器的奇妙能力,而忽略了上帝給人勇氣去抵抗邪惡。所以選擇具簡單和對兒童有直接教導的故事是非常重要的。


道德規範成長期(9-12)


高小班的孩童開始尋索對錯的觀念,他們需要簡單而容易遵從的規則。因此,他們適宜學習誡命及律法,也可以討論哪些是他們該遵守的規則,哪些是他們經常犯的規則;幫助他們去培養遵守規則的能力。這階段的孩童能思想耶穌所說的規則與他們的關係,也能明白律法是為人而設,人要以智慧去判斷對與錯。


十誡、守安息日、最大的誡命、耶穌所定的規則和耶穌的言行等聖經事蹟,摩西領以色列民出埃及,約瑟、但以理與先知們的生平事蹟,都能激發這階段的兒童明辨善惡、辨別是非,建立德行。


這階段的孩童已能獨立思考一些較抽象的問題,最好能由他們自己學習講熟悉的故事,並分享感受和教訓,使他們能掌握故事人物的經驗,成為他們信仰的導引。


本文引用自:宇宙光五餅二魚書屋 http://www.cosmiccare.org/Book/Logos_lhr911.asp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ndy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