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   媽媽有一天突然想出書。從頭說起‧‧‧有一本翻譯書叫「四月的季節--如何以另類教法教育出一位出色的孩子」媽媽看過之後,發現書裡很多地方跟我們一路走來很像,突然想貢獻些什麼,而我一直很贊同,至少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事。

   
從小我就知道自己跟別人很不一樣,想什麼很少有人懂,一直到現在。我也看了那一本書,看的當下一直哭,不曉得為什麼,或許是相似、是感動、是貼心 。我學著將這種敏感度表現在知覺上,好讓自己容易察覺,些微歸納了一下,我跟那本書的小孩差一歲 ,一樣是8月份生,一樣對水及嬰兒著迷,一樣喜歡圖書館,一樣可以在任何地方睡著。我會覺得這樣很妙,是因為我幾乎找不到以上四項都跟我一樣的人。

   
媽媽的教學方式,很難這樣幾句就說明的清楚,我也沒有資格,那是媽媽的特權。我能說的只有,我從來沒有覺得學習、上學、寫作業是件無聊的事。從小我可以說是在遊戲中成長的,學九九乘法時是在浴室和客廳裡學的,還可以在整面牆上畫畫。這些事我很少說,一來有人覺得那又怎樣;二來我一直到很大才知道那是跟人家不一樣的;三來我沒有勇氣做異類,當你覺得寫作業很有趣時,而你同學卻在旁邊哀嚎不想寫,能說些什麼呢。

   
我想不管是那本「四月的季節」的作者還是我跟媽媽,都是想讓一些人更好。現在社會青少年問題越來越多,作父母的越來越難做,我們這一點小小的心路歷程,我倒覺得是可以分享。

   
有很多人說我跟我媽不管是相處模式還是個別都很有趣,這都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,有人很羨幕我跟媽媽很好,也有人很羨幕我媽媽很開明,更有人很羨幕我們家的相處模式,但這背後媽媽花了多少時間,連我都不知道。我能知道的就是她生了我以後就辭職親自帶孩子,而我有1個月的時間都是有媽媽陪著上幼稚園的。親自帶孩子是現代社會很不流行的,但「自己帶大的就是不一樣」是我跟媽媽同時很贊同的一點。當然我們其實也會吵架,也會意見不合,只是解決的方式不同罷了。我們通常會把事情攤開來說,兩人把利弊得失列出來,再說說自己的想法,互相融合、溝通,然後事情就是很八股的那一句諺語所形容的,船到橋頭自然直。

   
這是我與媽媽故事的一小部分,但足以表達媽媽的勇敢追求與認真,更表現了我如何受媽媽的影響成為一個助人工作者,把愛與智慧繼續傳播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ndy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